正在阅读:世卫组织揭晓新冠病毒正式命名 称疫苗或在18个月内研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楚雄头条 / 国际资讯 / 正文

20190916213030_2351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世卫组织揭晓新冠病毒正式命名 称疫苗或在18个月内研发

转载 李华飞2020/02/12 15:46:1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腾讯网 作者:环球网-新京报 224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世卫组织表示,命名很重要,可以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准确或具污蔑性的命名。

世卫组织同时在官方推特上解释了命名准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商定的准则,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命名,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而且这个命名也要易读,并与该疾病有关。”

世卫组织表示,命名很重要,可以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准确或具污蔑性的命名。

另据路透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还表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疫苗可能在18个月内完成。

世界卫生组织2月11日疫情报告显示,世卫组织将此次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2019冠状病毒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特截图。

报告显示,世卫组织在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协商后,根据以往经验将疾病命名为COVID-19。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有了正式名称有助于防止利用其他不准确的名称导致污名化。

最新疫情报告将技术重点放在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畜共患病成分上。报告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已知的在蝙蝠中传播的冠状病毒存在关联,更具体地讲则是和蝙蝠亚种菊头蝠(Phinolophus bat)存在关联。菊头蝠在中国南方以及整个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广泛存在。

报告称,最新研究表明,在中国的蝙蝠中已经检测出500多种冠状病毒。而根据对居住在洞穴蝙蝠自然栖息地附近的农村人口进行的血清学研究表明,蝙蝠冠状病毒的血清阳性率为2.9%,这表明人类接触蝙蝠冠状病毒可能很常见。

不过,报告指出,此次疫情暴发最初的传播途径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况是某种中间宿主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了人类。世卫组织称,目前中外专家都在努力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传染源,确认源头将有助于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疫情,同时帮助理解此次疫情的最初传染路径。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关注公众号宣传-融媒体中心03.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